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塑料循環利用企業應積極行動起來
【谷騰環保網訊】“二十大報告讓大家更加清楚地理解并認識到中國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緊迫性,為企業立足現實,采取積極穩妥的工作措施、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指明了方向。” 塑料資源化利用行業內的相關企業負責人學習二十大報告后紛紛表示,報告內容極大地增強了行業加快綠色低碳發展的信心。
據了解,塑料資源化利用,不僅有助于解決塑料垃圾污染環境的問題,也能有助于減少能源消耗,進而減少碳排放。
現實是,聯合國環境規劃署2018年的一份報告顯示,全世界總計生產的90億噸塑料制品中,被循環利用的只有9%,約12%被焚燒,其余79%最終堆積在垃圾填埋場或進入自然環境中。
我國作為塑料原料生產、制品生產和消費的大國,一直積極推動塑料的資源化利用,為全球有效處置塑料垃圾貢獻中國方案。
2020年我國塑料產量為1億多噸,規模以上塑料制品產量超過7600萬噸。據統計,我國每年回收利用各類塑料近1900萬噸,在提供優質工業原料的同時,與使用原生資源相比,可減少約45%的污水排放和60%—70%的能耗。
我國發布的《“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動方案》要求,積極推動塑料生產和使用源頭減量,加大塑料廢棄物再生利用,提升塑料垃圾無害化處置水平,鼓勵塑料廢棄物同級化、高附加值利用。
結合行業要求,從事循環經濟產業已有23年的上海田強環??萍加邢薰径麻L胡喜超對二十大報告內容感觸頗深。她說:“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塑料循環利用企業應積極行動起來,從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建設、垃圾分類、‘兩網融合’塑料污染防治等方面尋求創新,推動循環經濟發展、踐行‘無廢城市’建設要求、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廣東盈拓實業控股有限公司總裁劉宇鵬表示:“中國碳中和三步走戰略中的第一步,就是專注于化石能源總量的控制。通過實現高質化的塑料再生利用,可以有效地減少原生化石能源的使用,進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有助于實現節能減碳。”
劉宇鵬說,當下,塑料再生利用企業應該及時了解相關政策動態,掌握碳交易基本策略,將具體的減排行動融入生產運營中,努力調整能源結構和產業結構,從低碳技術研發、產品設計、運營管理、供應鏈管理等方面開展工作,積極尋找開發碳資產,參與碳交易。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